天想围绕“产品交互设计”说说一些我们的想法,一说到产品设计,我想在坐的各位脑海里肯定联想到了很多表单设计、导航设计、界面布局等等,但是今天我这个篇文章里面没有准备一张截图;这是因为我认为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
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好的产品设计并非始于图片,而是对人的理解”。用户喜欢什么、用户来你网站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习惯是什么、他们将如何与之交互。作为设计师,你只有对使用的人了解越多、你才会越对他们移情,这样才能进行更有效的设计。从某个角度上说用户访问你这个网站只是其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途径,并非其真正目的,如淘宝客用户到阿里妈妈平台上来获取推广代码,其目的并不是享受一次流畅的取代码过程,而是怎么拿到一串能够容易推销出去的商品推广代码,从而赚到钱。赚到钱才是淘宝客的真正目的;我们只有了解了用户的真正目的,然后更好的帮助用户达到其目的,才能使用户更加喜欢。更加忠于我们的网站!
可以说了解用户是“产品交互设计”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了解用户呢?在此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书中的用户调研方法。
1、探索用户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由“Mental model”翻译过来,也可以称为概念模型,说的通俗一点,其实就是人是如何认识、定义一个事物的。在交互设计中很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因为只有理解了用户是怎么样定义表征一个产品的,才能更好地去挖掘和预测用户的态度,期望,行为。
但是,应当如何理解用户的的心智模型呢?
“The deepest form of understanding another person is empathy…[which] involves a shift from…observing how you seem on the outside, to…imagining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you on the inside.”
上面一段话的意思是说,要理解一个人,最深入的方式是“移情”,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将自己代入其中,感受和体会。前断时间吵得沸沸扬扬的百度俞军,他就是一个对产品特“移情”的人,他每天用搜索引擎搜索词汇几百次。站在用户角度充分体验产品,寻找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移情” 并非简单地研究他人是如何使用产品的。而是要更深入地了解人们要使用产品完成什么,也就是理解人的目标,动机,情感以及其所遵从的哲学和程序。
所以当我们在和用户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提出一些正确的问题有助于把用户最终目的和设计过程相结合,提高设计的有效率;
曾在书中看到一个关于用户对电子邮箱地理解我觉得很有意思:
1)为什么一位中层经理要使用邮件客户端呢?---当然是收发邮件。
2)那为什么他要收发邮件呢?---当然是为了和别人交流。
3)同别人交流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阿;如:电话、走廊谈话或着什么正是地文件什么的;但是很显然邮件满足了一些其他方式不能满足的需求,那么用户看重电子邮件的哪些特性呢?保护用户隐私、安全性、保留对话内容等等。
4)为什么不在这些特性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别的通讯工具的特性来完美电子邮件呢??
通过简单的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不难找出中层经理要使用电子邮件的真正目的;而Gmail貌似就是根据这样的一条思路在发展其的产品,在最初的收发邮件,到和Gtalk功能结合可以聊天,再到现在邮件可以安装很多插件。Gmail在主功能框架下细化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功能来丰富用户需求。
总归一句话:设计师在设计前期的用户调研时要保持好奇心,悉心研究、找出你的用户真正喜欢什么,他们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
2、用户研究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信息:
背景:用户背景信息是什么?年龄、职业、喜好。
归类用户背景信息,我们可以经验地分析出该人群的特性,宏观的得出一些用户群的行为习惯、喜好等等。
1)动机:是什么需求驱动用户来使用这个产品;
(每个产品的诞生都是迎合用户普遍存在的某种种需求,就象开心网的快速成长就是因为其的许多在线web小游戏能很好的填补许多白领上班时间的空虚和无聊;深入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对产品的发展有很深远的意义。)
2)特性:用户关心这个产品的哪些特性;
(了解产品的特性,做好做强用户关心的特性是留住用户、壮大用户的基础。淘宝客的特性:背靠淘宝大环境,拥有海量的可推广商品,较低的门槛,基本上能上网且在网上有一定社交圈,或着说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就能使用;)
3)情景:用户在什么情况下来操作;
4)行为:用户如何与产品交互;
5)目标:用户最终想要得到什么;
(淘宝客的最终目标就是能赚钱,而我们是要帮助用户如何赚到钱,如何让用户能很简单的在淘宝客平台拿到一串能使用户赚到钱的商品代码。如何为用户建立更多的信息平台,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推广途径和推广商品)
6)习惯:用户一般得操作模式或者说习惯是什么;
一般用户在初次使用软件或网站时候的一些模式:
(1)安全探索 (2)既时满足 (3)满意即可 (4)中途变卦 (5)延后选择 (6)递增构建 (7)习惯 (8)空间记忆 (9)前瞻记忆 (10)简化重复工作 (11)只支持键盘 (12)旁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