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告称,订阅号可以在关联微博认证之后获得自定义菜单权限。目前本项政策仅对个人类型的订阅号生效。这大幅降低了微信公众账号自定义菜单获取的权限。
菜单是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应用在人机交互层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显著地弥补了输入文字的命令行交互的缺陷。微信公众账号作为一种“轻应用”,在交互上却呈现出退步的趋势。公众账号读者需要通过文字、数字、字母等方式主动获取内容,公众账号运营者则需要每日更新目录、匹配图文内容关键字,苦不堪言。
自定义菜单可以解决读者和运营者双方的上述问题。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享受这一“特权”。在此之前,只有服务号、经过微信认证的“艺人”等类型订阅号可获得自定义菜单。
在腾讯康盛团队推出“微社区”之后,这一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微社区缺乏一个“菜单”这样的大入口。配置了微社区的公众账号,读者不知道该如何进入,微社区活跃度提不上来。
微信降低自定义菜单的获取门槛,便可一定程度解决微社区的入口问题,让微信公众账号可以与社区功能紧密配合。微博注册和认证远没有微信公众账号注册和认证严格,且不需要缴纳300元认证费。
除了微社区外,订阅号获取自定义菜单的呼声越来越高,读者和运营者均需要,微信开放此功能并无不妥,也不会增加成本,看样子仅仅是为了将这一重要功能保持为“特权”。已有少数订阅号通过“艺人认证”等方式来获取自定义菜单并取得成功。笔者正在尝试“艺人认证”方式并缴纳300元认证费,现在看来是白交了。
微信公众账号仍在试错,规则还在不断调整完善之中。
为什么企业和个人在申请公众账号时不直接申请成服务号呢?
微信官方并未透露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比例。在与企业沟通过程中,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不愿意选择1个月只能推送1次的服务号,因为没有推送功能的公众账号很难接触用户。消息到达能力是微信公众账号的核心竞争力。WeMedia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内微应用开发现状研究报告》显示,第三方开发者服务的公众账号中,服务号不到10%。
微信当初为了避免用户骚扰的分级和折叠措施似乎难以奏效。一些专家提到服务号可以让用户主动来使用,将订阅号的“推式营销”转变为“拉式营销”,现在看来这还需要一个很长的习惯培养过程。大量订阅号推送的消息用户已经看不过来的情况下,要他想起隐藏很深的服务号,并不现实。
因此,微信日后要么会增加服务号的推动能力,例如提供模板消息;要么会将形同鸡肋的服务号消灭。更可能的状态是,公众账号不再区分订阅号和服务号,而是不同的账号具备不同的推送能力、不同的权限。将“账号分类+权限打包”的管理方式变为“账号分级+权限拼装”。这即可以保证用户的体验,又可以满足不同公众账号的诉求。
现在的公众账号管理方式依然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公众账号是微信鏖战O2O市场和移动电商的法宝。如果2014年微信加快O2O和移动电商步伐,公众账号或将同步大幅升级。
最近部分公众账号底部已经接入“广点通平台”的点击广告。后者是腾讯目前统一的广告平台,已打通QQ、QZone、应用宝、腾讯微博等平台的用户、流量和广告资源。WeMedia部分自媒体已加入到测试之中,相关数据暂无披露。微信的优势不在于流量,而在于用户,对自媒体来说,公众平台广告收入或难以与百家等大流量平台相比。
微信曾鸣曾经说过,“公众平台不是营销工具,主要做互动沟通、用户管理、服务定制”从公众账号对广告开口则说明,合理的营销、适度的广告,微信也是支持的。
同时,微信近日发布公告禁止鼓励分享朋友圈行为,但腾讯的一些活动例如微信红包则明显支持此类行为,这说明微信公众账号自身在矛盾中前行。
“出世”还是“入世”,微信也需思考人生。世上没有完美的产品,微信正在试错、矛盾中前行。